
小型的
聖水池(胡謙益提供)
聖水 (拉丁文:
aqua benedicta英文:
holy water)是為了特殊的宗教用途而被祝福過的水。在西方,
聖水的使用最早起源於公元四世紀。直至目前仍使用於羅馬天
主教、東正教,以及英國國教的宗教禮儀以及
教堂中。在
基督宗教的傳統裏,僅有神職人員祝福過的
聖水方具備神聖的效力。製作
聖水有其固定的方式。首先神職人員會先誦唸經文,祝聖將放入
聖水中的鹽,其後進行祝福
聖水儀式。祝福
聖水時,神職人員誦唸隆重的祈禱詞,並放入已祝聖過的鹽,
洗禮用之
聖水,通常會加入些許聖油。祝福
聖水的時間通常在
復活節前夕,也就是
耶穌復活的前一日。平時也可以因應特殊禮儀的需要,進行祝福。按照
基督信仰的解釋,
聖水具有祝福、奉獻,以及
驅邪的功能。
大約於公元九世紀,出現了在宗教禮儀中灑
聖水(拉丁文:aspergere英文:asperges)的儀式。灑
聖水的目的在於祝福與潔淨參與禮儀的群眾,或者甫落成的建築物,而信徒在進入
教堂之前,以
聖水潔淨自身的習慣在公元五世紀即已產生。
目前
聖水的使用,主要用來進行
洗禮(【
洗禮聖水】:拉丁文
aqua baptismalis;英文
baptismal water;)、在特殊節日中祝福群眾或者亡者、祝福建築物,以及置放於
教堂入口處的
聖水池,供信徒在參與宗教儀式之前,進行象徵性的潔淨之用。在部分地區的
教堂則預備了可供信徒因應特殊需求攜帶回家的
聖水,通常可放入專門裝放
聖水的
聖水瓶內。
【撰寫者】黃渼婷(輔仁大學天
主教學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)
聖水池(胡謙益提供)
【參考文獻】
1.E.A. Livingstone (ed.).
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stian Church. Oxford: University Press, 1997.
2.Catholic Encyclopedia online: http://www.catholic.org/encyclopedia/
3.Thomas Carson and Joann Cerrito (ed.).
New Catholic encyclopedia. New York : Gale, 2013.
4.中國天
主教名詞統一委員會編。《公教名詞統一試編》臺南市 : 中國天
主教名詞統一委員會,1962。